【情緒陰影】如何關心我們的內在小孩?
- Cold Kuo
- Oct 16, 2019
- 4 min read
我抽到的提點:Hope is the conduit for miracles.
今天來聊聊創傷小孩/孤單小孩,因為我自身也比較常抽到這兩張牌,所以感覺很深刻。
內在小孩是不會消失的,他就在你內心的一個小閣樓裡面,不時的會出來刷存在感,當他出現的時候要擁抱他,跟他說說話,問他『你怎麼了呀?』誠實的去面對內心的黑暗面,不要對它視而不見,長久下來累積成憂鬱症與一些文明病的病因,因為內在小孩生病了。

白雪公主、灰姑娘都是很經典的創傷小孩原型,來自於小時候被忽略、虐待、受苦的記憶,我對於小時候看到父母吵架過程以及吵架後的場景仍然記憶深刻,甚至有到摔壞家中器具的情景,其實當時我非常害怕,只能躲在自己的房間連上廁所都不敢走出去,總是希望那些時間能夠快轉。以及父親總是用激烈的言語責罵我功課不好的時期,甚至會說『你不是我們家的孩子,我們家沒有不聰明的小孩』,長大後當有類似吵架場景的時候就會想要逃離或者自憐自怨,偶爾會說出『對!我就是不聰明,你最聰明好不好』,然後衝突通常就這樣產生的。
孤單小孩的例子以我來說,就是家庭裡面只有我是特例喜歡畫畫、設計而不想要當公務人員,偏偏父母曾經跟我說『當畫家吃不飽喔』,你要跟姊姊一樣當護士啊,或者去當老師啊,那個才是正確的道路。當你覺得自己沒有被支持的時候,內心的那個孤單就產生了。甚至因為家教比較嚴的關係,小時候同學都可以出去玩我卻有門禁不能出去玩,而變成我好像會與同學格格不入,我的方式就是用別的方法想盡辦法加入風雲人物族群,那麼就算我不能去別人家玩,我也可以跟同學關係很好。從小就變成學會看人臉色的我,長大後雖然在人際關係看似很呼風喚雨,其實也只是在人際關係中尋找代理家庭/溫暖,但是內心卻孤單無比,覺得沒有人懂我。
以上,當我創傷小孩與孤單小孩加在一起顯現的時候,當今天我明明覺得我並沒有很喜歡跟某一群同事出去的時候,為了生存我覺得我應該要去,所以我就勉強自己去了,結果過程中都不像是在做自己,公關別人討人喜歡,結果回家後創傷小孩跟孤單小孩一起跑出來鬧說『是不是因為我本性沒有人喜歡所以我如果展露本性別人就會不喜歡我,你看那個誰誰誰展露本性就很受歡迎啊』。
這些痛苦,外人看不出來,因為展露的不是自己,壓抑了小孩們,久而久之憂鬱症就這樣發生了,那些因為憂鬱症而痛苦的人最後走向結束自己的生命,很多人或許不了解為什麼,因為通常這樣的人都特別善良、特別不做自己、為別人而活,自己的內在小孩已經傷痕累累了依舊用一些正向的話語去壓抑著他們。
那我是怎麼去跟內在小孩對話的呢?
現在的我會正視我的內在小孩傾聽他要說什麼,當他跟我說『我就是嫉妒那個誰誰誰為什麼可以比我好?』,然後抱抱他,當你願意自己擁抱自己的小孩那一刻也許會落淚,那就哭吧,落淚完告訴他,『你也可以的喔!』然後內在小孩有可能還會跟你鬧說『我做不到!』,你可以繼續問他『為什麼做不到?』,如果還有聲音就繼續對話,直到情緒平復直到你覺得他安靜的睡著了。在別人救你之前,我們都是可以自救的。
順帶一提,找人抱怨不是一個最佳的方法。除非你找的心理學家或療癒師,否則對方無法預期給你的回應有時候反而會加深內在小孩更受傷,可以回想看看你抱怨的一件事情是否跟一個人說完還找另外一個人說?如果是的話,你沒有得到你要的答案。很多人就在下班後,找朋友吃飯大肆抱怨,對方也許會跟你感同身受說『對啊!我主管也是這樣』,可是負能量還存在,因為你不知道情緒從那裡來(以為情緒來自於主管,但其實是來自你自己的內在小孩),只覺得要發洩,可是改天想起來還是7PUPU是吧~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靜心、與內在對話、運動,這些才會是真正幫助你的內在小孩療傷的方式。
【以下為情緒陰影書中節錄】
創傷小孩原型(Child-Wounded)—童年時期的「創傷記憶」
🌞光明面:寬恕與同理他人。 🌚陰影面:自憐自怨和以牙還牙。
「創傷小孩」會令我們自憐自怨,或者怪罪對自己造成創傷的人,並且無法控制地用強力抵抗或以牙還牙的行為來面對親密關係。 然而,「創傷小孩」的陰影之外也有光明面所在。因為這種受苦經驗的存在,我們會有一顆憐憫與同理他人的心,渴望服務其他受傷的人,並透過寬恕來學習成長。
孤單小孩原型(Child-Orphan)–—「與家庭格格不入」的部分 🌞光明面:克服生存恐懼,尋求心靈的自由獨立。 🌚陰影面:渴望尋找代理家庭(家人/親人/情人),依附他人而拒絕成長。
這世界上有幾個人可以如此幸運,所遇的照顧者(父母)總是無條件給予、接納和支持?所以「格格不入」的感覺就發生了!為了生存,我們學會看臉色,有時勉強自己去討別人歡喜。這些細微到幾乎令人遺忘的記憶,都為我們內在累積了形成「孤單小孩」原型人物的能量。
Comments